用水庫看世界-庫斯拉

Go to content

Main menu

三峽大壩爭議感想

水庫效益與影響 > 心得感想

家喆:
      我覺得三峽大壩爭議應從兩個角度來看:一個從公共給水;一個是從自然、人文方面。公共給水是必要性的,中國大陸土地面積這麼廣大,相對用水量也較大,政府做出這種決策是正常的,但是這必須考慮到生態及人文保存的問題,當然最重要還是遷居問題,有些遷到人們不習慣的地方,可能會造成人文流失。而且當時那裡還是中國南方巴楚文化的發源地,一定還有一些我們尚未發掘的東西。另外是自然生態的保存,有些生物幾百萬年演化的生存之道,就被人類在一夕之間破壞殆盡了,所以我認為政府應該提高水費,並提醒人民節約用水,才是人和大自然生物和諧的生存之道。

紫涵:

     三峽大壩從興建以來就有爭議,因為有一百多萬的居民離開家園,又必須轉換工作,而且有的人甚至會失業,還有大壩的品質也受到質疑,另外一些古文物的損失,因水庫的蓄水而不見天日,種種原因加上河道泥流淤積,可能出現無法預測的浩劫,並造成環境損害,經過這些事情後,我發現水庫對人類真的太重要了,所以我們蓋水庫前一定要先好好評估,並且做好水土保持。

惠心:
     為了建造三峽大壩,政府花了大把大把的鈔票丟進無底坑,但自建成以後,卻沒達到預期的效益,反而引起不可估量的影響。我認為不管是遷村問題、品質問題,還是古文物的損失,或是環境影響,直接把大壩炸掉是最簡單又最快速的方法。大壩持續運作也代表人民持續受苦,解決各種問題的經費也是從人民身上抽稅,但並沒有解決問題,反而持續增加,只能不斷把人民的血汗錢砸進永遠解決不了的吃錢怪獸。大壩當初建造的時候,並不是沒有預測到現今的種種問題,但卻視而不見。而唯一有功效的只有發電功能,但人們也對這點失望了,如果當初只是蓋發電廠的話,不但省下無數的金錢,也不會產生現今的問題了。

辰翰:
     三峽大壩從興建以來就爭議不斷,例如住在那裡的居民被迫離開家園,也讓原本以農業為生的他們,沒有工作。萬一大壩決堤,長江下游的城市後果不堪設想。還有人發現大壩品質不佳,容易出現裂縫,讓水庫的水滲出來。此外也破壞了長江的環境,使很多環保團體反對。甚至讓很多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被水沖刷掉,假如它面臨這麼多的爭議,那就要想辦法改善,並解決問題。

譽宸:
     三峽大壩的爭議不斷,我認為最嚴重的,是文化的遺失,因為文化可以使我們知道以前人們的生活方式,形成一種無形的文化交流,因此古代遺址的流失,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看不見的遺失。

于晏:
     三峽大壩已經興建很多年了,為什麼很多人要把它拆掉?為了解決洪患的問題而建造大壩,但又造成很多人民被迫遷村,搬到新的住處,重新適應生活,非常可憐,我覺得不可以不尊重他人的想法,因為這樣很沒有禮貌,也會造成人民許多負面的觀感。水壩對人們明明很有幫助,因為沒有水對人們有大的影響,但興建之前需要仔細評估,才不會造成後面許許多多的爭議問題。

釆芸:
     對於水庫的爭議,我們應該要和平解決,聽取各處意見,才能擁有最好的解決方法。關於生態方面,也應該做良好的打算,環境是大自然的,我們不能隨意破壞,已經土地利用、人民遷居、失業率等,若沒有妥善處理,就是對人民不負責任,雖然興建水庫能帶動經濟,但人民的利益才是最根本的,若捨去人們的利益而只追求經濟利益,就是捨本逐末,而且興建水庫會破壞到生態及文物的話,則是不當的。世界的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,我們應該好好珍惜,才能與大自然和平共處。

Back to content | Back to main men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