柒、昆蟲避敵的花招:

大部份的昆蟲為初級消費者,為了躲避敵害,使族群得以延續,昆蟲發展出令人嘆為觀止的防禦策略。

目次 避敵方式 內    容    說    明
警戒色 體色鮮艷搶眼,警告欲對其不利的動物,透露出危險的訊息,如黑點大白斑蝶幼蟲、胡蜂、鍬形蟲、瓢蟲、虎甲蟲。
保護色 體色與環境相似,可隱藏在環境的背景中,便敵人不易發覺 牠們的存在,如天蛾、鳳蝶的幼蟲、白條斑蔭蝶幼蟲、螳螂、螽蟴。
 模仿 外表偽裝成與環境相似的形態,並配合行為的表現,便敵人誤認 其為葉片、竹枝、石塊等,如竹節蟲、枯葉蝶、球背象鼻蟲、蚜蟲。
 擬態 在同一地區中一種生物模仿另一種生物的行為稱為擬態。模仿者 藉由模仿被模仿者以減少被取食的機會,如無毒的雌紅紫蛺蝶翅膀圖案 擬態成有毒的樺斑蝶、鹿子蛾擬態蜜蜂的樣子。
假眼紋 假眼紋是成蟲或幼蟲身上如眼睛般的花,可以說是矇騙敵人的另一擬態花招──大的假眼紋可以恐嚇天敵,小的假紋則可作為轉移攻擊要害的犧牲點。
DSCN0920.JPG (63241 個位元組)  DSCN2353.JPG (70850 個位元組)  DSCN1981.JPG (65879 個位元組)  DSCN3189.JPG (63114 個位元組)
目次 自衛法

內    容    說    明

直接逃避 絕大部分的昆蟲在遭受天敵攻擊時當時,都會使出最直接的反射動作─設法飛或跳或跑,趕緊逃離危急的現場。
裝死 許多昆蟲的天敵不吃死屍,因此,以裝死來脫身可說是一種智慧的反應,在昆蟲世界裡擅長裝死的多不勝數:多數甲蟲即是慣用裝死避敵的能手;少數吃食草本植物葉片的蝴蝶、蛾的幼蟲,也有在危急時候裝死、向下掉落以逃命的本能。
反擊 有些昆蟲在逃避時,會衡量自身的能力與對手的傷害程度,而施展出積極、兇猛的攻擊─用毒針、用大顎、用腳、試圖擊退或嚇阻敵害。
用毒保命 蜂或少數螞蟻會用毒針反擊之外,天生懂得用毒來防身或保護族群命脈的小昆蟲不勝枚舉。某些蛾類的幼蟲,如刺蛾、毒蛾、枯葉蛾和部分的燈蛾,身上都長著或多或少的棘刺或細毛,這些毛刺和體內毒腺相互連接,不小心碰觸了,皮膚會疼痛、起泡;某些昆蟲遭受攻擊時會直接分泌有毒液體,目的也是為了防止天敵吃食,如紅胸隱翅蟲就是一種例子。
異味 某些昆蟲身上會散發怪味道,昆蟲的異味大致可分為腥臭和屍臭二種。腥臭味昆蟲包括:俗稱臭腥龜仔的椿象及不少的瓢蟲、金花蟲、放屁蟲、擬步行蟲、偽瓢蟲等。屍臭味昆蟲首推昆蟲界的殯葬業者─埋葬蟲為代表。 
DSCN2262.JPG (86104 個位元組)


昆蟲網首頁